首页>推荐 > 正文
与消费者共同定义“好吃” 熊猫指南的“小”算盘和“大”未来
2019-03-25 14:37:46

在消费升级的当下,中国人对食材的期望已经不局限于吃饱,更希望吃得安全、营养和美味。然而长期以来,优质农产品不为人知,知道了又不相信,市场中劣币驱逐良币的痛点亟待解决。当面对品种繁多、品质参差不齐的粮食、蔬菜和水果时,消费者该如何挑选好吃的农产品?

熊猫指南小程序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品质农产品信息

3月21日,作为中国优质农产品风向标,中化农业熊猫指南2019春榜发布。除揭晓132款上榜农产品外,中化农业还重磅发布了熊猫指南小程序,通过小程序邀请消费者参与测评,并向消费者推送上榜农品购买渠道,让大家了解身边的“天赐良物”。同时,熊猫指南小程序还将通过对消费者行为、喜好数据的分析,架起消费者与种植者之间双向沟通的桥梁,将消费者与种植者的联通形成闭环,最终实现农业供需的交互化。

打造应季优质农品购买指南,提供精细化服务

在熊猫指南小程序中,提供应季产品指导的“小榜单”是重要功能之一。作为数据庞大的熊猫指南大榜单的补充,熊猫指南小榜单主要针对应季产品进行测评,提供更及时、更灵活的消费指导建议。在呈现上,小榜单从更为直接的角度切入,直接为消费者提供专业测评数据,其中每个品类的评测至少会测试5款以上农产品对比。此外,消费者还可以结合熊猫指南感官评价系统熊猫品评panda taste,在小榜单中随时查看应季农产品信息,快速全面了解其性价比、特点、购买渠道、产地信息等内容,拥有更多参考和知情权,从而便捷地找到更适合自己口味的农产品。此外,小榜单还会持续更新关于应季农产品的知识,用趣味性科普向消费者阐述优质农产品健康、科学的品质。

收集消费者喜好大数据,共同定义“好吃”

在熊猫指南小程序的逻辑中,销售商证明好属于“自证”,熊猫指南证明好属于“他证”,与消费者共同“互证”是熊猫指南小程序的下一个目标。熊猫指南不仅通过小程序告诉消费者什么是“好吃”,还将通过小程序与消费者一起测评应季食材,让消费者同时成为推荐者。

具体而言,熊猫指南小程序在各个内容环节设置用户互动版块,例如对于榜单以及优质农品单品的点评,最喜欢的应季水果测试等。通过不断汇总与收集消费者的兴趣、口味以及偏好,形成消费者口味数据库。这些数据将成为未来熊猫指南结合熊猫品评panda taste评测农品是否“好吃”的重要参考,使用户真正享有共同定义好吃的话语权。

随着数据的积累,熊猫指南还将绘制出不同品类、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味觉地图,并向全社会分享,指导种植者引进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种,让渠道商的营销更精准,最终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用数据使产业上下游获益。

招募线下体验官 沉浸式体验“好吃”背后的科学

在熊猫指南定义的“好吃”背后,有着严谨和朴素的科学逻辑,不少对美食感兴趣的消费者对此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伴随每期小榜单的内容推出,熊猫指南还将通过小程序定期招募体验官参与线下活动。

通过体验官招募活动,这部分消费者将更深层次、沉浸式地体验熊猫指南对于甄选优质农产品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加深自己对好吃定义的理解。通过农品的专业的感观评价,消费者也会像评鉴咖啡、红酒那样,更能够品尝出匠心种植者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为让更多的消费者在小程序中“吃”出欢乐,熊猫指南还计划通过小程序营造“好吃”的粉丝社群生态,围绕线上线下策划和举办更多活动,提升粉丝参与感,福利送不停。例如,利用小程序即用即走的特性,设计简单趣味产品游戏;通过水果卡集卡、会员积分好礼兑换等活动回馈关注熊猫指南的消费者。

以大数据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熊猫指南背靠中化农业的产业基础与技术实力,通过认证官的大量调研活动,已积累了大量数据库,通过小程序等渠道收集形成的消费者大数据将对于熊猫指南形成新的补充。

熊猫指南品牌总监马祎表示,在“互联网+”的形势下,现代农业发展必须与时代的节奏同步。熊猫指南的内核,正是一家通过挖掘农业大数据,助力智慧农业发展的企业。当积累了大量客观、准确的农产品品质评价数据和消费者体验数据后,熊猫指南就能够为行业总结中国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感官偏好,从而为农业按需创新和订单生产提供指导信息。

自“熊猫指南”诞生以来,团队脚踏实地、科学公正地寻找好产品,还在寻找的过程中,积累和输出了大量知识与数据。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伴随熊猫指南小程序等平台体系的建立,熊猫指南会将属于中国人“好吃”定义的品质食材推广至千家万户,塑造国人健康生活。